<
m2n3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太子殿下躺平日常 > 太子殿下躺平日常 第120节
    张汤:“不劳烦。公孙公子近日最好不要离京。”

    公孙敬声点头:“我哪都不去,就在家等张廷尉审查清楚!”

    张汤带着一众衙役和游侠打道回府。

    韩子仁:“公子,我们也回去吧。”

    小太子点头:“敬声,改天再来玩儿。”

    公孙敬声:“我跟你们一块走。”

    昭平君的友人见状转向他,咱们也走吗?

    昭平君忽然觉着他以前干的那些事挺没意思。还是小太子这种惹来张汤、当着廷尉的面打人爽。

    “回家!”

    权贵们一走,不明真相又好奇的百姓挤进茶肆,问掌柜的出什么事了。

    掌柜的先问他们谁报的官。

    那些游侠说不定关进去三天就会被放出来,担心他们报复,没人敢认,反而叫掌柜的跟他们说说。

    事情很简单,公孙敬声担心他大声惊呼吵到别人,所以捂住嘴巴。游侠误认为他怕他们,骂少年“软蛋”。

    百姓很失望:“还以为那几位小公子真干了什么事。怪不得那个小的气得踹人。”

    “脾气真大啊。”有人感慨。

    掌柜的点头:“大将军长子啊。诸位想想大将军这些年杀了多少匈奴人。龙生龙,凤生凤,威风凛凛的大将军还能生个小家雀?”

    众人深以为然。

    韩子仁到马车才说:“殿下,张汤一下抓这么多,定会禀报陛下。”

    “据儿,陛下问起来就说你是为了帮我。与你无关。”公孙敬声不认为他有错,所以他不担心受到责罚。

    小太子摇头:“父皇疼我。”

    公孙敬声想想皇帝闲得连他的醋都吃:“陛下不舍得骂你。”

    “你放心吧。”小太子叫马车绕到公孙家所在的巷口,看着公孙敬声进门他才叫驭手调转车头。

    到宣室外,小太子叫韩子仁和吴琢回去。

    小太子扶着门框进去就憋着嘴喊:“父皇!”

    “怎么了?”刘彻放下朱笔,看到儿子的神情,大为震惊。

    小孩哪次不是高高兴兴地回来。

    这次不但没给他买民间小吃,还一副快哭了的样子:“谁欺负你了?”

    “游侠!”小太子扑到老父亲怀里,“他们骂孙孙软蛋,还要廷尉把我抓走,说我欺负人。父皇,我欺负给他们看,还难受。”捂住心口,“闷闷的疼疼的,父皇!”

    刘彻很慌手抖,嘴上一个劲劝儿子:“不慌,不慌,慢慢说。”

    春望:“殿下,韩子仁和吴琢呢?”

    刘彻如梦初醒:“对,把他二人找来!”

    “他们没有欺负我。”小孩泫然欲泣地摇头。

    春望转过去的身体又转回来,“殿下,奴婢的意思——奴婢是——陛下?”他不jsg知道怎么解释小太子才能接受。

    “据儿,父皇想找他们问清楚。”

    小太子眨了一眼睛:“父皇可以问张汤啊。”

    刘彻想起来了:“怎么还有张汤?”

    廷尉也是上五休一。但因为急着审郭解,今早张汤到家沐浴洗头换身衣裳,饭都没吃就回廷尉府。一边用小吏买来的早饭,一边看卷宗。好不容易理清郭解的事,正要把人带上来,他又接到报案,东市有游侠私斗。

    事有轻重缓急。小事张汤会提醒报案人去找京兆尹。这种急事张汤可不敢推,他也庆幸自己去了。

    张汤被春望策马接进宫中就呈上笔录。

    刘彻诧异:“这么一会就查清了?”

    “几句话的事。”小太子回宫途中张汤叫人请来掌柜的问清缘由。张汤办案就是这么仔细,“今天这事真不怪殿下,也不怪公孙敬声。公孙敬声假装没听见,那些人的秉性臣很是了解,反而得认为殿下和公孙敬声怕了他们,很有可能接着辱骂殿下。”

    小太子自出生到现在还没受过这种委屈,难怪他难受的心口闷痛。

    刘彻想象一下儿子被一众无赖骂懵了,心口又闷又疼。他压着满腔怒火问:“朕听京兆尹说抓到郭解了?这些人跟郭解什么关系?”

    张汤禁不住问:“陛下看出来了?”

    “行事作风跟郭解二三十岁的时候一个德行。”刘彻放下笔录。

    张汤:“郭解的门客友人以及他的崇拜者。”

    “你打算如何处置他们?”

    张汤来的路上认真考虑过:“那些人身上杀气很重,臣打算先从人命入手。郭解,恐怕无法定罪。臣打算先吓一吓他,看看还有没有臣没掌握的罪证。”

    刘彻摇头:“郭解不怕。这招对你才抓进去的那些人有用。”

    “为什么没用?”小太子弱弱地问,“他很坏啊。”

    张汤清楚郭解的事,刘彻叫他说。张汤苦笑,官府掌握的那些罪证都是郭解大赦前犯下的。既已赦免,如今自然得既往不咎。

    “很坏很坏的人为什么可以赦免?”小太子真不懂。

    帝王和酷吏都被问住了。

    刘彻沉吟片刻:“据儿认为不该赦免?”

    “可以赦免,打架,偷盗。杀人不用偿命吗?”

    刘彻无意识点点头:“张汤,先想想哪些罪不可赦。郭解的事押后审理。”

    第82章 十恶不赦

    张汤善于揣摩圣意, 寥寥几句话就叫他明白陛下决定今日之事从严从重处置。

    走出宣室的那一瞬间张汤就想到一条——恶意杀人!

    刘彻却没空考虑这些,他一直抱紧儿子:“据儿吓着了?”

    小孩一向胆大,有表兄奴婢以及禁卫护驾, 不可能害怕。小太子抓住老父亲的衣襟:“难受,父皇……”

    刘彻难受的想哭,他不止一次跟春望聊过希望儿子无忧无虑到几岁。最初二十, 后来十八,再后来十六, 近日说到十二岁, 不能再少。

    然而儿子六岁就看到世间黑恶。

    “据儿不难受。”刘彻安抚性拍拍儿子的背, 无声地喊:“春望, 皇后。”

    春望怕皇后有事稍后才过来, 亲自前往椒房殿请人。

    卫子夫来到宣室接过儿子哼唱民间小调摇篮曲。

    刘彻瞪她, 有这样哄的吗。

    小太子在母后的怀抱里眼皮越来越重,一盏茶左右, 小脑袋无力地垂下进入梦乡。

    卫子夫:“据儿还能睡着说明一觉醒来就没事了。”

    “据儿一向睡得容易。”刘彻提醒她。

    卫子夫点头:“不然叫他一直哼哼唧唧说难受?”低头打量儿子,“那些人说他仗势欺人, 据儿打也打了, 不该这么难受才是。”

    “你说他装的?”刘彻面色不善。

    卫子夫说不准:“我倒是希望他装的。”

    “据儿难受不是因为险些受辱。”刘彻微微摇头,“与其说他难受, 不如说他生气。”

    卫子夫糊涂了。

    刘彻解释, 小孩不懂杀人者为何不用偿命, 恶贯满盈者为何能逃脱廷尉的处罚。卫子夫闻言不禁问:“为什么?”

    刘彻被问得呼吸停滞片刻, 无奈地说:“……大赦。”

    卫子夫恍然大悟:“据儿是不是叫陛下为难了?”

    刘彻摇头:“据儿倒提醒了朕。这些游侠实乃猖獗。朗朗乾坤, 光天化日之下, 他们竟敢带着刀剑齐聚东市。不加以制止,郭解斩首之日他们敢杀入皇宫。”

    “郭解抓到了?”卫子夫轻呼。

    小孩不安地动一下, 她赶忙拍拍小孩:“不怕,据儿不怕,母后在。”

    刘彻:“抓到了。但叫廷尉来审,他无罪。郭解搬入茂陵后,最初建议郭解也该搬迁的人是被他侄子杀死的。其家人上书告状时被人杀死,廷尉尚未查到何人所为。既然不敢叫人知道,显然不是为了杀人扬名者犯下的,一定是郭家人。朕会叫张汤发悬赏公告,提供线索者皆有赏。杀人者不投案,郭解腰斩!”

    卫子夫:“好死不如赖活着。他们可以为了郭解杀人,但不敢为了他去死。”

    “再说吧。你可知在那些游侠遇到据儿之前,茶肆掌柜的同据儿和敬声说过什么?不要说郭解有罪。否则有可能被人砍死。郭解不伏法说不准有多少人因他而死。那些所谓的侠居无定所,杀人了人就跑,很难抓到他们。”

    卫子夫不禁问:“审不出罪也可定罪?”

    刘彻暂时不知道如何定罪,但他知道一定有人清楚。

    翌日张汤送来他想出的十恶不赦。刘彻耐心等待大朝。

    大朝那日天蒙蒙亮百官就到了。大殿内灯火通明,刘彻入座后叫张汤说一说近日发生的事。

    张汤先从郭解说起,接着说到游侠猖獗,百姓惧怕到私下里也不敢议论他们。要知道几乎天天有人聊皇家人,感慨皇帝年少轻狂时干的荒唐事,给皇后编歌谣——生男无喜,生女无怒,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!

    张汤的这顶帽子很重,百官却不能说他夸大其词,盖因他们敢在茶肆高声讨论政事聊藩国,却不敢聊游侠。

    比如汲黯,他为官这些年没少数落皇帝,朝中管这叫“直言进谏”,却不敢招惹游侠。他敢目无不如他的同僚,碰到游侠的时候却不敢面露鄙视。

    刘彻见众人不住地点头附和,他微微抬手示意张汤继续,张汤提出“十恶不赦”。

    张汤最先想到恶意杀人,但却不能把恶意杀人放在首位——国家比个人重要,首位乃谋反。大汉以孝治天下,“大不孝”也在其中。

    张汤说完,刘彻令百官畅所欲言。

    辰时三刻左右,众臣口干舌燥,终于定下“十恶不赦”。刘彻令官吏不日写进大汉律法,接着议郭解的罪名。

    众臣看出来天子厌恶游侠,公孙弘提到,不止一人为郭解杀人,虽然他没有亲自动手也有罪——大逆无道之罪。有人大约还对游侠抱有希望,认为不该这样定罪。如果一个人希望另一个人死,杀了人诬告其叫他杀的,是不是也是大逆无道之罪。

    公孙弘被问住,张汤给出解释,杀人者既被抓到就当偿命。郭解现在这种情况是杀人者跑了。杀人者投案,廷尉也可把郭解放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