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m2n3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太子殿下躺平日常 > 太子殿下躺平日常 第138节
    卫子夫令韩莲子给他拿百金。

    小太子摇头:“我有钱。”

    “母后比你有钱。回头想买什么买什么。但不可以——”

    “赌钱?”

    卫子夫很是诧异。

    “父皇说过。”小太子翻白眼,“人家早就不耍钱了。一点不好玩。”说着,一顿,转向三位阿姊,“下棋吗?”

    卫长公主不想给自己添堵,揉着额角说头疼。

    二公主要跟三公主玩六博棋。

    虽然朝廷下了禁赌令,但并没有禁止玩六博棋。有些人跟从今往后不能玩了一样,盖因习惯了赌钱,不能赌点什么,玩六博棋比不玩还难受。

    卫子夫:“母后和你下吧。”

    “母后,你不可以欺负我啊。”

    卫子夫心说,这话该我说才是。

    不想跟他浪费口水,卫子夫只想今天快点过去,儿子去烦旁人。

    石庆习惯了一天上两炷香的课,反而觉着太傅易当。

    翌日上午,结束上午的课程,石庆出宫寻亲问友。下午未时左右回到宫里上下午的课。

    石庆的兄弟们很替他担忧。

    可怜太傅不敢说实话,陛下不希望太子殿下小小年纪背负太多,半真半假地解释,太子老师不止他一人。

    这几年太子快集齐三公九卿了。

    话说回来,小太子平白得了两百金,自然不能放着落灰。

    休沐日这天,小太子早早起来用了早饭,城门打开他就出宫。

    小太子直奔最熟悉的茶肆。掌柜的看似在门外迎客,其实等小太子。一看到他掌柜的就迎上去:“公子,您吩咐小人的事有眉目了。”

    食客建议掌柜的去长平侯府,趁机跟长平侯攀上关系。掌柜的认为小卫公子并不喜欢这样,虽然蠢蠢欲动,但一直忍着没去。

    掌柜的见小孩眉开眼笑,庆幸自己忍住了。

    “公子,这边请。”

    掌柜的叫他坐到最里面,然后令小伙计去寻人。

    韩子仁:“您说的眉目不是长安人氏吧?”

    “就知道瞒不过韩公子。他乃东越人。他的家乡有很多人种这个。”掌柜的把随身携带的白花拿出来,“不如公子给在下的软,但也是白色的,花朵也跟韩公子说的一样。他还说有桂花树那么高。小人这几天寻思,这东西塞在布里头,做成被褥,不仔细摸,跟丝绵被一样啊。这岂不是树上结蚕丝?”

    小太子点头:“所以叫你打听啊。”

    掌柜的压低声音:“小公子是想给大将军麾下的兵将做棉衣吗?”

    第95章 棒槌表兄

    你知道的太多了。小太子心想。

    随卫青出征塞北的兵将不缺御寒的衣物, 因为匈奴不缺皮毛。朔元五年一战,匈奴右贤王仓皇而逃,汉军得千万头牲畜。其jsg实不止牲畜。辎重、牧民等等, 右贤王什么都没来得及带走。

    匈奴走到哪儿把家带到哪儿,右贤王不得不抛下的东西自然都便宜了汉军。

    去年大战虽然汉军没能俘获太多牲畜,但近万俘虏的行囊皆归了汉军。朝廷又不要针头线脑零零散散的东西, 大军班师回朝,那些物品自然作为赏赐的一部分归了兵将。

    是以小太子从未想过他舅麾下的兵将。

    可谁叫他是“卫公子”呢。

    小太子笑而不答:“那人是何来历?”

    掌柜的:“茶商。他们跟小人说, 他们那里不叫花, 叫树, 结的果如茧, 茧中丝如细缕, 名为白叠子。树像木棉花树。那边跟长安不同, 十里不同俗,百里不同语, 有的地方叫古贝木。”

    韩子仁替小太子说:“我们不管它叫什么。公子只想知道是不是却有其物。”

    掌柜的点头:“他知道长安冬季漫长,担心长安的春天比他们家乡的冬天还冷, 带了几件棉衣, 里头絮的就是白叠子。”

    话音落下,进来几个人。

    掌柜的看过去, 下意识起身, 随即想到卫公子更尊贵, 遂又停下禀报:“来了。”

    掌柜的一直没跟他们提找他们的人乃大将军之子。三人注意到小太子周围许多佩剑侍卫顿时知道他乃贵人。三人很是谦卑, 小太子问什么, 他们答什么。

    小太子向几人买“古贝木”, 他们犹豫了——东越天暖,常年不见雪, 他们担心树挪死。

    韩子仁问:“东越王不许你们把棉树卖到长安?”

    掌柜的闻言禁不住问:“出关的时候还一个个查吗?随便塞哪个茶箱中也带出来了。”

    “不是。”三人中当家做主的那位男子一见掌柜的几人越说越没边,不再犹豫,“种应该种的活。”

    小太子瞬间懂了:“种不活也不怪你。我又不是陛下,匠人种不出荔枝就把人砍了。”

    众人齐刷刷看向他。

    三位东越人因他小小年纪知道这事而感到意外。

    韩子仁和禁卫们心说,小太子,陛下是您父亲啊。

    掌柜的压低声音:“慎言!”

    韩子仁好奇:“公子听谁说的?”他可以确定殿下身边人没说过陛下的不是。天家父子和睦,他们也不敢在小太子面前提天子残暴的一面。

    小太子:“敬声表兄。”

    公孙敬声大呼冤枉。他原意嘲讽那些匠人为了得到封赏什么都敢承诺。被砍也是因为欺君,咎由自取。当日小太子反驳,他们只是胆小。

    朝中不少人敢直言进谏。汲黯好好活着,东方朔屡次冲撞陛下,反而得到重用——令其去西北戍边安民。匠人不知道汲黯,也该听说过东方朔个混物。

    掌柜的试探地问:“公孙公子?”

    三位东越人禁不住问:“哪位公孙公子?”

    公孙敖的侄子,公孙弘的孙子,还是公孙贺的儿子啊。

    掌柜的:“这位小公子姓卫。几位也该有所耳闻,大将军治家甚严。”才怪!大将军十有八九不知道他儿子在外干过什么。

    三人闻言向“卫公子”行礼问大将军安。

    小太子:“可以帮我捎几车了吗?价钱你们定。我有钱。掌柜的知道。”

    掌柜的对三位东越人说:“回头再跟你们解释。”

    大将军用兵如神,除了羡慕嫉妒他的人,天下谁人不敬仰。大将军为人低调,十年如一日,谁人不佩服。

    三人身在东越也不例外。所以他们只要车马费。

    小太子要给他们定金,他们直呼“卫公子折煞我等”。即便如此,小太子依然叫韩子仁给他们五两金,只因他乃储君。

    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。京城百姓早晚会知道他乃太子,除非卫伉一直足不出户。但这是不可能的。京城百姓知道了,天下万民自然也就知道了。

    小太子一向不占人便宜,他也不差钱,可不想为了区区几两金落下一个哄骗小民的名头。

    三人本该前天回去,为了等小太子才多住几日。拿到钱,“卫公子”也没有别的吩咐,三人就回客栈收拾行囊。

    小太子吃点茶点起驾回宫歇息。

    这些日子张顺子等奴婢提心吊胆,小太子在意棉花也不如往日松快。这些事一了,小太子身心放松,难得感到疲惫。

    怎奈刚出茶肆就遇到昭平君。

    昭平君身后还有个没精打采的公孙敬声,像是随时能瘫在地上睡一觉。

    人到跟前了,还是表兄,小太子不能装瞎:“你们也来玩啊?”

    “我就知道你在这里。”昭平君一把拽过公孙敬声,“服不服?”

    公孙敬声白他一眼。

    昭平君近半年也不知道吃错了什么药,以前休沐呼朋唤友到处惹事生非。现在除了他真有事或老天不给面子下雨雪,他一到休沐就去找公孙敬声。

    自打他知道公孙敬声小小年纪就有个单独的小院,不像他虽然也有独立的小院,但在隆虑侯府里头,出来进去都很难避开父母。昭平君愈发爱找公孙敬声。

    有次还把几个狐朋狗友带过去开赌局。

    公孙敬声不想枉费唇舌,骗他陛下可能过来。陛下爱出宫,人尽皆知。昭平君信了,吓得把他的几位狐朋狗友往外撵。

    公孙敬声诧异他怎么不走。昭平君玩世不恭地表示,陛下到门口他翻墙出去。

    公孙敬声最混的时候也没有想过翻墙。他简直叹为观止。从那以后,公孙敬声认命了,比厚颜无耻他不如昭平君,比混账他也不如昭平君,与其烦恼,不如坦然面对。

    但人的忍耐是有限的。

    昨晚到家沐浴洗头,快半夜了才躺下。睡了三个时辰,他家院门就被人拍得震天响。公孙敬声睡前叮嘱过奴仆,辰时做饭,他巳时用早饭。奴仆算着时辰,辰时两刻起也不晚。所以当时奴仆还没起。

    奴仆穿戴齐整去开门,门外空无一人,院里多出五人,昭平君和他的四个随从。

    奴仆惊得大呼小叫,公孙敬声气得装看不见他。昭平君大概被父母骂或无视惯了,亦或者知道自己很出格,对此浑不在意。公孙敬声饭后要补眠,他叫随从架着公孙敬声去东市,因为今日天晴,小太子可能出来。

    昭平君:“不服?”

    “我不想理你。”公孙敬声很是不客气。

    昭平君点头:“我知道没睡饱很难受。”

    “你知道?!”公孙敬声惊呼,气得险些跳脚。

    昭平君:“一开始我也不知道。上了马车你困得打瞌睡我才知道你想睡个回笼觉不是懒病犯了。”

    “你才有懒病。”公孙敬声就纳闷了,“你身体这么好,干嘛不好好学骑射?过两年跟大将军或我表兄挣一份军功,公主至于想拿出私产给你提前买命吗?”

    昭平君啧一声:“果然宫里头没有秘密。这事你也知道。我母亲杞人忧天,不必理会。我还没活够,能干出什么不要命的事?”

    小太子看俩人你来我往吵得顾不上他,给韩子仁使个眼色。

    一行人转过身,小太子被两位表兄拦住。

    小太子:“我也起早了。”

    公孙敬声:“我陪你。”